產品目錄 | Product catalog

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居高不下,居民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對電網的安全運行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及時掌握線路設備在高溫、高負荷下的健康狀況,確保電網平穩度夏,該公司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持續檢測電網負荷,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保電方案,及時調整巡視重點,切實加強電網運行管理。
工作人員重點對35千伏輸電線路進行巡視,重點對地勢低洼、土質松軟、易沖刷等危險地段的電力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做到每一基電桿、每一段線路、每一個區域巡視到位。同時,嚴防異物搭掛、金具損壞以及外力破壞等事件發生。特別對塔基進行細致檢查,防止夏季雨水增多出現降沉、傾斜等情況,全力保障電網安全。
在線路巡視過程中,工作人員認真進行檢查、核對、記錄等工作,對設備存在的隱患進行及時治理整改。此外,工作人員還主動向沿線居民大力宣傳雷雨季節科學安全用電小常識,如遇到電力故障問題,可隨時打屬地電話咨詢求助。
下階段,該公司將繼續嚴格落實迎峰度夏各項保障措施,加強設備運行監控管理,有效提升電網應對惡劣氣候的防御能力,筑牢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防線。
第1章 電纜故障測試儀功能簡介(LYST-400E電力體制改革“電纜故障測量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一、組成方框圖如圖1.1所示
圖1.1 儀器組成方框圖
二、測試原理(LYST-400E電力體制改革“電纜故障測量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低阻(短路)和高阻(斷路)故障。儀器根據電波在電纜中傳輸的過程中,遇到電纜的特性阻抗發生變化的地方會產生反射波的原理對電纜故障進行測試。再根據電波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和兩次反射波的特征拐點代表的時間,可測出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
計算公式為: S=VT/2
S代表故障點距測試端的距離
V代表電波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
T代表電波在電纜中來回傳播所需要的時間
這樣,在V和T已測定的情況下,就可計算出S,即故障點距測試端的準確距離。
三、面板功能介紹(LYST-400E電力體制改革“電纜故障測量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操作界面如圖1.2所示。
圖1.2操作界面
1、電源開關,當開關置于中間位置為關閉狀態;當開關置于路徑位置為路徑儀工作狀態;當開關置于閃測位置為閃測儀工作狀態。
2、LCD液晶顯示器,用于顯示測試波形及參數。
3、數字功能鍵盤。
4、振幅旋鈕,用于調節測試脈沖波形的振幅。
5、位移旋鈕,用于調節測試脈沖波形的水平位置。
6、輸入接口,被測信號的輸入端。
7、PC機接口,用于連接PC機。
8、打印機,用于打印屏幕上的波形及參數。
9、電源插座及保險管,輸入AC220V、2A。
10、保險管,當工作在路徑儀狀態時保險管起作用。
11、輸出,路徑儀15KHz信號輸出端。
12、啟動,過載報警后,重新啟動路徑儀。
13、輸出調節,調節路徑儀輸出的信號幅度。
14、工作指示燈。
15、過載指示燈。
四、功能鍵介紹(LYST-400E電力體制改革“電纜故障測量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數字功能鍵盤有16個功能鍵(其中10個鍵是雙功能鍵或多功能鍵)。
按鍵使用說明如下:
鍵盤標有0~9阿拉伯數字的十個功能鍵便是雙功能或是多功能鍵(其中“0"、“1"、“2"、“4"、“5"、“6"、“7"、是多功能鍵)。它們分別代表0~9十個阿拉伯數字,以便在自選介質情況下輸入電纜的傳播速度或者在預置日期和電波測速時使用這些數字鍵。打開電源即可顯示開機狀態標志,按任意數字鍵進入專家提示,如圖1。3工作種類選擇界面(除8功能鍵外)。
在“工作種類選擇"菜單中選擇高壓閃絡測試方法,則按數字鍵“2",屏幕右下角即出現“高壓"二字,此時儀器便處在高壓測試狀態,按“采樣"鍵,等待采集波形和數據。如選擇低壓脈沖測試方法,則按數字鍵“1",此時屏幕進入低壓狀態下的“脈沖寬度選擇"界面 ,如圖1.4所示
用戶根據電纜長短不同可分別選擇脈沖寬度,例如:要測200m電纜可選0.1μs 或0.2μs ,如選0.1μs,按數字鍵“1"即可,其他類同。
做好局部放電監測預警有助于防范電力設備絕緣故障。國網上海電力針對變壓器等電力設備開展了內置式、小型化、多參量聯合感知技術攻關,研發了油閥內置式超聲波、特高頻一體化智能傳感裝置,實現——
局部放電是電力設備絕緣系統老化和故障的早期征兆之一,通常發生在高壓電力設備中,如變壓器、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電纜和高壓開關柜等。對局部放電的感知與診斷覆蓋幾乎所有高壓電力設備的出廠、現場交接、停運診斷及帶電檢(監)測試驗環節,是目前管控設備質量的關鍵手段之一。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狀態感知及預警技術攻關團隊創新提出油閥內置式超聲波、特高頻一體化局部放電耦合傳感技術,實現了大型油浸式變壓器(電抗器)的內置式聲、電聯合檢測,助力提升電力設備安全運行水平。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